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沖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據國家電網報告統計,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5%。預計2050年全球GDP增至195萬億美元,2019-2050年年均增長2.7%,低于1980-2019年年均增速0.2個百分點。預計2019-2050年,亞太GDP年均增長3.9%,對全球GDP增長貢獻率達57%;北美、歐洲年均增速均約1.7%,合計貢獻約29%。
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復蘇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其主要舉措就是發展新能源、綠氫產業和綠色建筑。截止2020年11月,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明確了碳中和時間表,合計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的一半。
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能效與節能措施約貢獻2030年碳減排的一半,約貢獻2050年碳減排的1/3以上。即能效提升是實現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徑。那么,技術進步則是實現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的關鍵。
1.新能源技術,逐步取得成本優勢,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主要來源。風能、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下降,發電裝機規模大幅增加,海上風電技術逐步成熟。
2.儲能技術,將在調頻調峰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助力能源系統更加靈活高效。抽水儲能、電化學儲能仍是未來重要的儲能方式,儲熱、儲氫也將迅速發展。
3.氫能技術,氫能將成為終端用能的有效補充,是實現深度碳減排的重要手段。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應用于制甲烷和甲醇、提供高溫熱能、氫燃料電池等。預計2030年前后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4.CCUS技術,可有效吸收化石燃料無法避免的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化學吸收、物理分離是目前最有效的碳捕集方法。
5.電氣化是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未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需轉化為電能來使用。在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電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潛力巨大,各行業電氣化水平將大幅提升。
6.數字化將顯著提升能源系統智能化水平。數字化將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實現多種能源綜合優化,協調互補;數字化更能促進能源行業全產業鏈有機協同發展。
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基礎,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戶,讓我們關注能源新技術發展趨勢,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